『 造橋。造橋車站 』山線的百年驛站。除了洋式站體還有和風建築可以拍拍的在地景點

話說蝦先生一家人一路由南往北返,途經苗栗後就下了高速公路,順著路線來到了造橋。

久違了,苗翔牧場。

蝦先生頗是懷念他們家的鮮奶奶酪,所以特別跑來這裡買些甜點作為送人的伴手禮。

造橋,以生產南瓜最為知名,在當地也有不少南瓜隧道作為觀光亮點,在苗翔牧場也有唷!

沒想到時隔數年再來造訪,這些小動物都還在餒~

是不是山豬又變大隻了!?

稍微短暫停留伸伸懶腰後,蝦先生就離開牧場囉!

順著路,蝦先生一家人來到了造橋鬧區,其中眼前的街景頗有山城小鎮的街貌還挺有fu的~

終於到了想要造訪的景點,造橋車站。

說真的,蝦先生如今才知道造橋原來有個火車站。

畢竟由竹南車站作為台鐵山線及海線的分歧點,人稱海線五寶的小車站如今皆成了台鐵的魅力景點。

反倒是山線,蝦先生只知道竹南站的下一站不就是苗栗站了嗎!? 沒想到途中還會經過造橋車站。

感覺是個不為人知的車站其實已歷經百年風華,甚至從周遭解說牌能發現造橋車站的出現還比海線五寶的車站來的更早。

甚至走進車站內能見到日本人受西化影響的建築風格,頗有日式建築塑造出的古典氛圍。

時過境遷,如今造橋車站已列為台鐵的招呼站,只是車站位在造橋的主要行政區,所以在旅運量還不會列在台鐵後段班的名次。

月台拍完後可得再往車站旁邊走,因為這一帶周遭仍保留著歷史人文的痕跡。

造橋早年因為礦業、窯業的繁榮,甚至木炭、燒窯燒瓦的製造在造橋也頗為知名,這些作為早年生活所需的物資讓在地曾有一時的繁榮。

為了方便運輸,造橋也就設立了一個車站,並以五分車作為鐵道的運輸工具,所以在現今車站旁才有了軌道的遺跡,而大家所見到的造橋車站其實是二代車站,它的興建比海線五車站來的晚,一代車站在早年的天災就已損毀了。

在車站旁邊,蝦先生看見兩棟日式建築。

詢問志工才知道這兩棟建築是當年的站長宿舍及副站長宿舍,甚至看了解說才發現兩棟建築的落成也比海線五車站來的早,如今兩棟建築經過修繕後都還維護的相當完整。

裡頭還是免費參觀唷!

後面這一棟是副站長宿舍。

室內是作為閱覽室供旅人參觀及閱讀書物,不單單是公益空間,更讓歷史建築活化起來。

參觀完車站後,一旁的小吃店也營業了,先填飽個肚子再北返啦!

沒想到連日來的行程,竟是到了北返前才看到太陽露臉的景色。

天空的白雲有如海潮襲來的美感,最後也拍拍這樣的風景作為本次旅行的ENDING囉!

2025.03 天氣晴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