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桃園,有幾處是旅人們必去拍照打卡的勝地,其中一個景點就不得不推大溪的齋明寺。
齋明寺,創立於清朝道光末年間(西元1840年代),原名”福修宮”,歷經幾代住持後,又更名”齋明堂”,日治時期因推行皇名化,改名”齋明寺”(難怪廟宇名好有日式fu),以曹洞宗為主要流派,最後由傳承曹洞宗法脈的法鼓山聖嚴法師擔任住持後,目前的齋明寺就由法鼓山管理了。
如今的齋明寺,是大溪最老的古寺、大溪的八景之一,也是市定三級古蹟,更是台灣100個必去的指標性宗教景觀之一。
寺外的圍牆掛上了不少照片,像是述說著不管任何時間來齋明寺,都有不同的景色可以欣賞。
就連在牆外往裡頭隨意一拍都好有fu。
準備走進瞧瞧,也要提醒旅人們,走進廟宇請不要喧嘩,還有齋明寺的室內是禁止拍照唷!
一種古色古香的古樸美,有一點點中式風格,又有一點點的日式氛圍。
看著石柱上像是毛筆揮毫的題字,不難感受到廟宇的莊嚴肅穆。
齋明寺,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從古寺的外觀來看就是很標準的中式三合院建築,但從中又能發現日式的石燈座落於此,有著中式的古樸與日式的風雅,難怪古寺會有別具一格的風味。
真的在古寺的任何一處拍照,怎麼拍怎麼好看。
藍天的襯托讓古寺更加美麗。
不管有沒有景深都能構出美麗的照片。
沒人時,更能顯得古寺內的環境幽靜與莊重典雅。
看完了古寺,就一定要來看看旅人們來這必打卡必拍照,而且還是瘋狂拍照的清水模建築,齋明寺的齋堂。
怎麼拍都能成為藝術照的清水模建築,在台灣可都是吸引旅人們朝聖的景點。
尤其清水模建築給人簡樸的印象,又和齋明寺非常搭配。
像蝦先生這種邁入中年大叔的模樣,來到這拍一張也都變成文青的照騙了XDD
再往裡頭走,看到了古典美的禪堂,尤其幾棵諾大的老樟樹更是讓蝦先生印象深刻。
但眼前更能感受到的是,一切都是這麼恬靜、自然。
往靈骨塔的方向還能遠眺大溪,也是很舒服的景色。
應該說,齋明寺在沒什麼人時,一切是多麼的舒服,真的是讓人靜心的好去處。
對於生活在都市中感到壓力的人,或許平日來這走走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8.05.07 天氣晴